山水树木层峦叠嶂、亭台楼阁气宇轩昂、书法飘逸隽永……正在上海举行的《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特展,让人们得以一窥圆明园当年作为皇家御苑的梦幻胜景。高科技的原件再造,开启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新路。 1860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世人再无缘目睹其盛世风采。所幸,当年由清朝宫廷画师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在战争中得以保存,1862年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2014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远东出版社首获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独家授权,对《圆明园四十景》在原尺寸、原材质的基础上,运用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原件再造”。 据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鲁诺·拉辛介绍,为配合中方工作团队,法方人员对《圆明园四十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除尘处理。在标准光源下,对图片进行高精度扫描,每张彩图经过8次扫描后合成。同时,还将原作真迹开放给中方技术团队进行调色对比,终使这幅珍贵画作得以数字化的完美再造。 “《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是中法两国学术文化和出版合作的成果,是两国之间在文化艺术上相通相知的绝佳例证。双方的这一合作必将在历史上留下印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献辞》中说。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不仅为公众更直观、更精确地欣赏了解流失在海外的历史文化遗产创造了条件,也为研究者从多元角度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大量流失海外的文化遗产难以追回的现状下,“数字化回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有超过1000万件的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仅大英博物馆就藏有中国文物2.3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珍品和绝品。 “法国国家图书馆开了个好头,这个先例给其他藏有中国典籍文物的图博馆起了示范作用。我们衷心期待‘一花引来百花开’。”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徐忠良说,“眼下,我们还亟需整理出当年散失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清单。” 目前,上海远东出版社已着手开展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调查工作,建设海外流失文物数据库。今后,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探索数字出版与高科技的融合,让更多的海外流失文物实现“数字化回归”。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7208.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开启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新路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