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吴树《谁在拍卖中国》第四章流亡帝国的自豪与困惑 自21世纪以来,天价中国文物在国际拍卖会上频频亮相,对此,国内媒体多以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民族地位提高作为注脚,不断推动民众的“做多”热情;国外舆论则普遍认为是中国“暴发户”的不理智疯狂抢购所导致,经常用诋毁的方式嘲笑中国富豪在海外拍场的行为举止。究竟谁是谁非?我们不妨远离所有媒体的喧嚣,通过体验那些流亡海外的帝国“遗孤”们的自豪与困惑,探秘那些天价拍卖的幕后真相,去寻找和发现其中的真谛…… 天价中国文物的若干问号 世界上任何圣物,哪怕是耶稣背负的十字架或是圣母玛丽亚育婴用过的圣婴襁褓,只要身陷拍场,就会立即失去原有的文化本质,沦落为商人们的赚钱工具。如果说这样一种游戏法则原本并未背离纯粹的商业本质,那么,在对待人类遗产这个已经由物质商品转化为精神产品的特殊领域,我们却经常会碰上这种“纯粹商业本质”以外的尴尬——当那些带有强烈民族符号的文物被推上卖场,就会在各种牵强的说辞中被输入偏离商业本质的激情,这种激情所煽动的民众感染力往往使得人们忽略了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正当规则,而完全陷入恶劣的资本圈套之中。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日本“西方油画拍卖门”、中国“圆明园兽首拍卖门”中可以初见端倪。 近几年,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圆明园流失文物拍卖事件以后,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探索中国文物在国际拍场上不断创出天价的原因,国内媒体多以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民族地位提高作为注脚,不断推动民众的“做多”热情;国外舆论则普遍认为是中国“暴发户”的不理智疯狂抢购所导致,经常用诋毁的方式嘲笑中国富豪在海外拍场的行为举止。国内外媒体的这两种主流推论似乎都陷入了一个不该有的主观泥潭里,因为日渐激烈的眼球竞争使得编辑记者们整日疲于奔命,谁也不愿意耗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中找出几千字的简单真相。 寻找这一轮中国文物价格飞涨的原因,我们不能不从“元青花”这个仅仅诞生几十年的新名词说起。因为众所周知,此番中国文物热的出现,与元青花瓷器在国际拍场上的成交价屡创新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地球人都知道”:元青花的身价陡增,又直接得益于一只名称为“鬼谷子下山图元代青花大罐”。2007年,那只元青花大罐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创下了折合人民币2.3亿的成交天价,为横空出世的元青花神话树立了一杆标志性的旗帜。在这里,我们不妨将1994年以来中国元青花在国内外拍卖会上的高价记录列出一张清单,以探讨这一波元青花热的个中原委: 1994年以来成交价超百万元的元青花瓷一览表 拍卖日期名称成交价(人民币万元)拍卖公司拍品号 1994-5-3缠枝莲纹大罐180.2HK苏富比33 1994-5-3缠枝花卉纹双耳大罐243.8HK苏富比32 1994-11-1“三顾茅庐”图大罐763.2HK苏富比23 1995-10-7缠枝牡丹纹大罐187北京翰海1054 1998-8-3缠枝莲大罐176北京翰海1365 2000-5-2水波云龙八宝纹荷叶盖罐354.54HK苏富比650 2001-10-29缠枝牡丹纹大玉壶春瓶237.94HK苏富比522 2001-10-29鱼藻莲花纹罐226.31HK佳士得781 2002-6-23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碗950天津德丰195 2002-10-27缠枝牡丹纹兽耳罐649.15HK佳士得689 2002-12-9缠枝花卉罐190北京翰海1582 2003-7-7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932.77HK佳士得640 2003-9-16四系海水云龙纹扁瓶4822纽约朵尔74 2003-9-16云龙花卉纹大盘1395纽约朵尔75 2003-10-27云龙戏珠纹兽耳大罐1015.88HK佳士得629 2003-11-27行龙牡丹纹兽耳大罐209北京华辰738 2003-11-27海水云龙纹罐462北京华辰 2004-4-25穿花飞凤牡丹纹梅瓶149.08HK苏富比285 2004-4-25缠枝花卉凤纹梅瓶362.77HK苏富比284 2004-4-26缠枝牡丹纹双鱼耳大罐2321.80HK佳士得1021 2004-5-30缠枝牡丹云龙纹双虎首罐330云南典藏345 2004-6-28“岁寒三友”图罐500.5北京翰海1784 2004-10-31海水赶珠云龙纹罐220.31HK苏富比12 2005-5-2赶珠云龙纹罐962.48HK苏富比641 2005-5-30云龙纹罐273.90HK佳士得1448 2005-6-6水花鱼纹花口唇大盘364.32德国纳高312 2005-7-12“鬼谷子下山”图罐22834.20伦敦佳士得88 2005-7-15双葫芦纹葫芦瓶4902Woolley&Wallis16 2005-11-13龙凤纹梅瓶165东方国际301 2005-11-28“锦香亭”图罐4998.96HK佳士得1403 2005-12-12“梅妻鹤子”菱口盘104.5北京翰海2945 2005-12-12缠枝牧丹罐726北京翰海2946 2006-3-31缠枝牡丹纹大罐3903.4纽约苏富比61 2006-4-10垂肩八吉祥缠枝花卉纹罐903.12HK苏富比1666 2006-5-12龙纹大提梁壶671轲尔多77 2006-5-30“岁寒三友”图罐2268.4HK佳士得1384 2006-6-4缠枝牡丹纹罐1452北京华辰1372 2006-6-5缠枝牡丹纹兽耳大罐176北京诚轩12 2006-7-11鱼藻纹大罐3011.76伦敦佳士得111 2006-7-23云龙纹虎头耳高颈大罐198景鸿堂3 2006-9-16花鸟纹大罐660江洋富通62 2006-11-28鱼藻纹折沿盘1556.08HK佳士得1506 2006-11-28缠枝牡丹纹梅瓶1021.84HK佳士得1505 2006-12-9牡丹纹大罐528北京嘉信116 2006-12-10龙纹罐132北京舍得109 2006-12-18荷莲鱼藻纹罐935北京翰海2215 2006-12-18云龙缠枝牡丹纹兽耳罐495北京翰海2216 以上列表有两大看点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拍卖之前,从苏富比、佳士得拍卖行成立时算起,200年左右的历史,拍卖成交价过百万元(人民币)大关的元青花瓷器总共出现27件。而“鬼谷子”下山之后仅1年时间,拍卖成交价过百万元大关的元青花瓷器就有21件; 其二,到目前为止,历史上拍卖成交价破千万元大关的中国元青花瓷器有据可查的共11件,其中1994-2004年10年期间共成交4件,2005年至2006年一年成交7件;这些千万元人民币成交的11件拍品,由佳士得拍卖行独家操作的占8件,而国际公认的老资格拍卖行苏富比仅占1件,另外两件出自美国纽约的小拍卖行朵尔。 这两大看点可以明确地让我们得到这样的信息:这一波元青花拍卖的主战场在中国境外,拍品主要集中于佳士得拍卖行,代表作是“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另据资料分析,除少数顶尖级标杆物之外,大部分中低档元青花拍品的买家均为中国大陆富豪。在记者走访南方几家瓷器收藏大户时,就亲眼看到了不少此类从国外买回的物品。 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继发事件,那就是:“鬼谷子下山图罐”天价成交后,中国内地旋即掀起了新一轮古董收藏热,据有关文物网站不完全统计,不到一年时间,中国内地的收藏人数激增2.5倍,直逼7000万大关。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富豪迅速加大艺术品投资的比例,争先恐后杀向海外拍场,将元明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抬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巅峰。说得形象一点,外国人在拍卖场上竖起天价旗帜,中国富豪一拥而上,可是到最后,旗帜仍然插在别人的城堡之上高高飘扬,我们不惜血本买回来的充其量也就是旗帜下面被人抛弃的大刀长矛。几位曾经在海外拍场叱咤风云的“中国拍士”对记者坦言:“很多东西买的时候当它是国宝孤品,事后再一打听,是大路货,好东西还在人家外国人手里!” 其实何止于此,就算是那一只天价元青花标杆“鬼谷子下山图罐”,自从成交后,围绕它的价值和价格,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的争论,在国内文物界就一直没有消停过,综合起来有3大问号: 问号1:“鬼谷子下山图罐”是真是假? 此观点最先提出者是在中国内地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福建文物鉴赏家裴光辉。此人自1986年开始,专业从事文物鉴赏工作,开办了这方面的个人专业网站,并以自由人的名义成立了国内首家个人文物鉴定工作室,迄今鉴定各类文物十万余件,出版文物专著十余种,在中国民间收藏队伍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称为中国大陆第一位“不吃皇粮”的职业文物鉴定家。“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成交后,裴光辉曾多次公开在网站上对它的真伪提出质疑,理由有二: 其一,此罐来历不明。他认为,佳士得拍卖行公开的资料显示,这只“鬼谷子下山图罐”是20世纪初由驻北京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范·赫默特男爵在中国购得,“荷兰在一战期间始终是中立国,并无参战的事实。并且当时的三条战线都在欧洲,中国并无战事,怎么可能驻军中国,并‘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的安全’?”裴光辉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在一战期间是协约国成员,当时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的对德宣战布告里明白宣布与德、奥等国断绝外交关系,所以一战期间,在中国已不存在敌国(德国及奥匈帝国)的驻华外交机构。所以说范·赫默特男爵是‘护卫军司令’并在中国‘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的安全’也不太可能。” 其二,天价大罐特征有异。裴光辉站在专业角度提出质疑,此件拍品无论从青花发色还是作画细节上均与元代青花瓷器的实际特征不相符,特别是画面中人物服饰和道具多处“穿帮”,有较明显的明清风格。 裴光辉的结论更是一语惊人:“佳士得拍卖中国文物,鉴定专家居然没有一个是中国专家,这很难让人信服,很不正常。艺术品没有国界,但是有娘家。中国专家对于中国文物当然最有发言权。为什么中国艺术品的真伪要由外国人说了算呢!” 中国官方机构的文物专家似乎没人在公开场合支持裴先生的这一观点,但是在民间,却有不少收藏者投了裴先生的赞成票。大多数支持者的理由非常简单:专家们不是老说中国民间收藏者手里的元青花都是假的吗,凭什么外国人手里的元青花就是真的?至于反对者的理由是什么,专家们没有明示。对于绝大多数看众来说,宁愿相信“鬼谷子”是真品,一是出于对国际大拍卖行的信任,二是认为“中国的文物拍出天价来有什么不好?难道就只有外国的文物值钱?” 问号2:“鬼谷子下山图罐”真那么值钱吗? 纵观世界拍卖业历史记录,“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不仅是独占元青花成交价位之鳌头,同时在中国文物拍卖史上也可谓是空前绝后、“一枝独秀”。对此,国内部分专家作出解释:“鬼谷子下山图罐”之所以能拍出两个多亿的天价,一是元青花的存世量稀少,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300件”,品相如此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贵在此罐画的是人物故事,现存类似的青花瓷器存世仅有7件,均在各国博物馆,此罐是唯一能够流通的第8件。说来说去无外乎就是一个价值法则——物以稀为贵。 也有一些专家对“鬼谷子下山图罐”的天价成交有不同说法,在这部分人士当中,有3位专家的言论引起记者的特别关注。一位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内享有盛名的陶瓷专家李辉炳先生,他在充分肯定元青花艺术价值的前提下指出:“很难说这只青花罐是全世界最值钱的瓷器,因为竞拍中的价格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里面!” 第二位是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资深委员、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顾问孙学海先生,他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鬼谷子下山图罐”并非像拍卖公司宣传的那样是什么“孤品”、“绝品”,“同类元青花人物大罐,国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只是很多人觉得元青花都在国外,不承认国内、特别是民间有元青花存在,才给外国人天价向我们销售元青花制造了机会……” 还有一位是香港资深文物鉴定家兼经济人翟建民先生,他曾亲临“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现场,并参加过竞拍。事后,翟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委婉地说:“最后两位竞价者对元青花的实际价位并不很了解……”此话说穿了就是:“值不了那么多的钱!” 虽说是很难找到一杆绝对精准的公平秤,对每一件古代艺术品在市场上的价格进行合理评估,但是,对于超出正常市场价值体系以外的任何疑点,显然我们也没有理由轻易放过。记者在充分比较过元青花在海内外市场的历次成交情况后认为:“鬼谷子下山图罐”天价成交的确存在一些疑点。 第一,正如故宫博物院李辉炳先生所言,这件不是“全世界最值钱的瓷器”为什么却 卖出了全世界瓷器的最高价?结论无非两条:其一,真的如翟建民先生所言,“最后两位竞价者对元青花的价位并不很了解”,盲目烧钱;其二,明知不值那么多钱,但出于树立标杆或其它什么目的而故意做局。翻开旧账,佳士得不是没干过这种事。不管事实与哪种情况相符合,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此件拍品价格虚高,不能反映元青花的真正价值; 第二,“鬼谷子图罐”的价格比同时代、同类别、同品质的拍品高出数倍,难道真的 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品”?此前的元青花拍卖记录姑且不提,就在佳士得将“鬼谷子”卖出两个亿以后的第三天,同样是在英国,另一件同样举世罕见的元青花瓷器——“双葫芦纹葫芦瓶”被送上拍场。按行内约定俗成的规矩,器型是决定瓷器价格的重要因素,而葫芦瓶造型的元青花瓷器明显大大稀少于大罐。可是,这只可怜的宝葫芦尽管让原收藏者在100年期间赚取了150倍的高额利润,但它仅以“鬼谷子下山图罐”1/4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4900万元),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产生疑惑,究竟是后者的价格低估还是前者的价格高估? 从这以后所有元青花的拍卖走势来看,并没有遵循以往一件天价拍品出现后,所有同类继续连创新高的规律,这就说明“鬼谷子下山图罐”要么是登上了元青花价格的顶峰,要么就是价格被人为地提高了。进一步推理,如果“鬼谷子下山图罐”的确是同类艺术品的顶峰,导致后来者无法居上,显然不符合逻辑,因为无论文物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无论是与同类还是异类文物比较,这只元青花大罐都不是空前绝后的珍品。至于国内专家替人解释说“因为是人物故事所以值钱”,那更是荒诞不经,如此说来,梵高的《向日葵》就不应当比人物画像卖得贵?齐白石的鱼虫画就一定得比人物肖像画卖得便宜?还有,就算是咱们中国人非得这么讲,人家欧洲买家凭什么就要屈就咱们的审美嗜好,掏钱买我们喜欢的东西?真是那样做了,除开别有用心、做局往后,岂不就成了“俯首甘为冤大头”吗! 第三,既然国际拍场上大部分元青花的买主是中国富豪,为什么由中国本土拍卖公司 操作的此类拍品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从上面列表我们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由中国本土拍卖公司经手交易的元青花,成交价越过千万元大关的仅有华辰拍卖公司拍出的1件牡丹纹大罐。这里面的奥妙,记者倒是听到过两种绝然相反的说法:一说是国内拍卖公司的拍品不可靠,无法保证拍品的真实可信;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国内的拍卖价格才真正还原了元青花的原本价值,国外的天价纯系人为炒作,“请君入瓮”,骗中国富豪的钱。在记者看来,这两种说法都不无道理,也许是同时存在的两种原因吧! 问号3:“鬼谷子先生”下山后究竟身藏何处? 据“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现场一位目击者告诉我,那只“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的最后胜出者——半路杀入的美国古董商埃斯凯纳齐,曾向外界披露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秘密:他是受人所托参加竞拍的,并非这件拍品的真正藏家。在场记者一再追问他受雇于谁,但埃斯凯纳齐不肯透露,最后说了句:“买家不是亚洲人,也不是英国人!”便离场而去,身后留下一片悬疑,有人猜测最终买家可能是美国藏家,佳士得拍卖行对此不予证实。 3年多来,记者曾经通过多种渠道向多位佳士得雇员求证这只天价元青花大罐的买家究竟是谁,但几乎所有人对此都噤若寒蝉,推说“不知道”。究竟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出于替买主保密的理由,或许是知道了不能说,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拍卖行的上层才能回答。 根据大多数人的猜测,记者又委托了长年在欧美各国讲学的法国美学家罗曼教授代为调查,她又发动自己的几位博士生重点在美国找到几家大的收藏组织进行查访,先后获得几种传言: 传言之一:在现场竞价的美国古董商埃斯凯纳齐就是“鬼谷子下山图罐”的买单人,出于某种原因他不愿意承认自己买了那只大罐。记者分析这种可能性不大,一是埃斯凯纳齐先生在拍卖现场曾当众宣布是替别人代买,为了保密而损失自己的信誉似乎得不偿失;二是埃斯凯纳齐先生虽然在拍卖场上以半路杀出、出手凶狠闻名于世,但是就他个人爱好而言,尚未发现他对中国文物情有独钟。2008年纽约佳士得秋拍时,此人面对10几件开价区区10几万美元的中国国宝级石造佛像,他胳膊都懒得抬一下; 第二种传言说是某美籍华裔收藏家秘密将“鬼谷子”“囚禁”入室,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众所周知,此公多年来主要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而且行事磊落,曾多次将其收藏的青铜珍品捐赠中国博物馆或公开在国内展出,怎么会单单将此件举世瞩目的元青花大罐藏而不宣呢? 第三种传言就更加离奇,言及收藏那只元青花大罐者乃鼎鼎大名的雷曼兄弟公司CEO理查德·富德的太太凯斯琳·富德。诚然,作为全世界200名收藏大家之一的那位富婆,当时若看中了“鬼谷子”,那个中国瘦老头肯定非她莫属。但从3年后雷曼公司破产,她多次拿出来拍卖的部分藏品种类来看,似乎未能发现有中国文物出示。这位酷爱欧美当代艺术的阔太太,情急之下连威廉姆·德·库宁、艾格尼·马丁、巴内特·纽曼等大师的油画都能忍痛割爱,很难想象她会情有独钟地将“鬼谷子”留在家中“压箱底”。 只剩下出自国内的最后一种传言了,那就是:“佳士得做局”!这种传言的反对者认为:倘若说是国内的一些小拍卖公司干这种鼠窃狗偷之事还有可能,放在赫赫大名的国际两大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身上,打死都不敢相信!但支持这种传言的人也有他们的说法:国际大拍卖行又能说明什么?佳士得又不是没干过这一档子缺德事,上世纪末他们不就联手苏富比多次上演过此类丑剧? 传言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有一点记者可以斗胆妄言:即便“鬼谷子下山图罐”的确被人天价收藏了,也并不能说明元青花就是最具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中国文物。至于由此一拍而引发的国内诸多专家和大收藏家突然对元青花的顶礼膜拜,那更是一场场无知的闹剧或别有用心的利益跟进。记者曾在多种场合赞赏李辉柄、孙学海和翟建民先生对“鬼谷子下山图罐”的价值评判,同时记者还认为,即便那只元青花大罐的成交价不是佳士得做的局,那也是有人借此树立标杆,先弄一天价,然后好将更多此类物品卖给中国人。这以后拍场上的元明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飞涨、巨量回流,已经足以显示出那一场元青花天价拍卖的领军意义。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838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吴树《谁在拍卖中国》:天价中国文物的疑问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