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上河图·2013》 近日,一幅名为《清明上河图·2013》的摄影作品在连洲国际摄影展展出,引爆了网络。在这幅长达25米的摄影作品里,包含了“我爸是李刚”、“征爹求包养”、“城管打人”等剧情,还有“加快实现GDP增长目标”、“签约动迁早一天,幸福生活早实现”等横幅标语,可谓是“包罗万象”。 笔者了解到,戴翔的这幅《清明上河图》,是利用模型背景,然后由自己主要扮演几百个原图中的角色。将北宋版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基本背景,植入了当下历史现实中各种“中国事件”,形成了一个历史的中国与当下的中国产生强烈的符号碰撞。整个作品的完成,他用了两年半时间,由一千人次拍作合成。 大家知道,北宋版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京都汴梁的繁荣情景,可谓是蔚为大观。但这幅2013版的清明上河图,却与之恰恰相反,描绘的尽是当今社会的“黑暗面”。两幅图,穿越古今遥相呼应,对比鲜明。 网友@淮泗静水说,“这是讽刺现实吗?”。 有网友称“《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社会的繁荣,是美好、希望。请不要用你低端的讽刺来抹黑这一神作”。网友@LuLeonard说“我不懂艺术,但我不认为这叫艺术。” 与此相对,也有不少网友为作品点赞。@长征易经点人生称“说不定能成为传世之作”。还有网友表示,“社会有黑暗不能不说,这幅图能让人们更加认识这个社会”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是怎么说的呢?创作者戴翔对此议论的回应是这样的,“每个受众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价值观对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戴翔表示他理解网上的赞扬与批评,同时他说他并非有意拼接社会的“黑暗面”来以此抨击社会,“我只是想以呈现引人思考的话题、推动社会进步的态度来介入现实。” 那么这幅2013版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不是艺术?是消极抹黑神作形象还是积极推动社会进步?是将成为传世之作留名青史还是会沦落为吐槽工具只能热闹一时?对于这些问题,古玩收藏网人物组负责人王经理这样说: “我是个搞国画的,我不懂摄影艺术,但我并不认为这不是艺术。艺术是什么?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出发点是积极的就是可以接受的。戴翔的这幅摄影作品借用《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来实现古今对比,造成抨击社会的效果,立意是很新颖的。有网友说这是低端讽刺,我不能苟同,社会有弊端,那就是要拿出来说拿出来看的,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其实在大量国画作品里,尤其是人物画,有很多有立意讽刺的。至于借用《清明上河图》,这完全是没有问题的。首先《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经典作品的地位不是轻易能撼动的,其次《清明上河图》能被这样借过来推动社会进步,用网上流行的话说,也是极好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很喜欢这幅摄影作品,戴翔的这个作品,其实不经意间也引起了人们对国画作品的关注,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艺术是什么,这是个高端的问题,笔者是没有资格回答的,但看了网友的评论以及上边王经理的看法,笔者也忍不住略述一下浅见。 笔者认为,对于这幅《新清明上河图》,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48410.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关于《清明上河图2021》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