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欣赏。许多人都知道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在词作与文章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除此之外,苏轼还是著名的书法家,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导致他的书法也是风格跌宕,很有起伏,他擅长行书与楷书,书法习自晋、唐与五代名家,而后融会贯通各种风格与一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苏轼的书法作品韵论是将“韵”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范畴来使用的,并不带有明确的褒贬色彩,因此才在“韵”前加“气”、“格”、“高”字,并在后使用“良”、“卑浊”表示肯定或否定。又如: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此段,东坡将诗与书法评论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艺术评价标准,即是将“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看作各类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此处在对颜、柳和李、杜的艺术成就褒奖的同时又不乏微词。原因是他们做的太尽了,虽然从技法和规范上说是登峰造极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会成为后人发展的桎梏。于是他在书法作品上抬出钟繇、王羲之,在诗歌上推出陶潜和司空图作为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李传波四尺竖幅墨竹作品《李贺诗一首》 这是一幅诗画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上是一丛竹子,竹子空白处则题有一首李贺的诗一首,此书法,虚实结合,浓淡有致,该书法不难看出,它的气韵和启功大师非常之近,可见李传波老师的功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凡的境界。而竹,自古就有“竹报平安”之说,还有高风亮节、节节高升之意。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此幅诗情画意的佳作无论是挂在家中客厅书房或是企业公司办公室都很不错,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提升自身品位和修养的作用,作为礼品馈赠他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此幅作品用于投资收藏也相当不错。 苏轼书法朴拙厚重,平和中正,端庄娟秀,而毫不做作狂怪,在书坛上独树一帜。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 李传波四尺横幅行书书法作品《登鹳雀楼》 李传波,号东山墨人,1961年出生,山东曹州人,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大弟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研修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国窖1573品牌战略顾问,古玩收藏网网签约书法家,北京和谐乐章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一得阁艺术馆书画家。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7、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苏轼对书法艺术的创作要求是源于老庄和禅学的,这使得他在评价书法作品时特别推崇玄学盛行的魏晋时代的书法风格。所谓“超逸绝俗”、“散缓不收”、“简远如晋宋间人”都是对晋代书风的溢美之词,它们也都是晋韵的另类表达。苏轼上承欧阳修,下启黄庭坚、范温,对整个北宋书坛的影响是巨大的。 苏轼书法欣赏。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书法作品知识,可以登陆古玩收藏网了解,古玩收藏网竭诚为您解答。想要购买到字画真品正品可以登陆古玩收藏网网站,古玩收藏网是一家专门从事网上字画交易的网站,网站中的字画都是手绘真品,所售字画均经专业的字画鉴定师、评估师的鉴定,更加保质、保真。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500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苏轼书法欣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