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帖》杂议

2022-07-05 22:06:17

作者 : 小白

 浏览量: ( 235次 )  评论 : ( 0 )

中国的“书圣”王羲之虽无真迹传世,但千百年来国人却一直从他书作的摹本和刻本中,汲取着无尽的精神和艺术滋养。尤其是历经千年的王书唐宋古摹本,由于较为全面地承载了原作的各种信息,历来受到极度的珍视与推崇,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瑰宝。嘉德公司今年征得清宫旧藏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将于秋拍隆重推出。此帖清亡后如神龙潜踪,杳无消息。徐邦达先生等极少数有缘人曾窥见真容。此次它的公开面世,将在人们已熟知的二王书法经典中再添一件重器。这是中国书法界、艺术史研究界和书画收藏界的大事。

一、《平安帖》的作者

草书《平安帖》共四行四十一字,无作者名款。历史上大多数人认为是王羲之所书。

《平安帖》杂议

第一眼见到它的图像,我马上联想到的是自己年轻时反复临摹过的《十七帖》。《十七帖》是唐太宗御府所藏的一卷王羲之尺牍,共有二十九札。其风格含蓄凝重,历来公认为羲之成熟期的今草代表作。太宗曾命解无畏勾勒一卷充作弘文馆的“馆本”,这卷“馆本”后被人刻石,宋拓藏上海图书馆。另有其中二札的古摹本——《游目帖》和《远宦帖》,分别藏于日本私人(闻二战已毁)和台北故宫。

现在,我们拿宋拓《十七帖》、古摹《游目帖》、《远宦帖》照片与嘉德这件《平安帖》并几而观,四者虽然质地不同,摹手的笔性与水平有异,但很明显地,它们的底本,都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年龄阶段所书写的——不仅书体相同,风格相同,连具体字的体势与使转也如出一辙。这种对比研究,对于我们确认《平安帖》的作者,进而确立《平安帖》在书法史上的位置,十分必要。

至于宋人姜夔《绛帖平》谓此帖为“子敬(王献之)书”的观点,我们已不能详其依据。要之,“二王”虽为父子,然字势与笔路都大不一样。所谓“羲之内擫,献之外拓”,书史早有定论。试以《十二月割至》、《鸭头丸》等献之名帖与《平安帖》并观,此理至明。

二、《平安帖》的艺术地位

北宋《宣和书谱》记载御府所藏二百四十三件王羲之法书中,就有草书《平安帖》一件(另有同名行书一件,摹本今藏台北故宫)。北宋潘师旦刻《绛帖》二十卷,亦收入王羲之《告姜道帖》(《平安帖》之别名,即姜夔指为献之书者)。南宋《澄清堂帖》亦刻入《告姜道帖》。以上三种重要著录,表明了早在宋代,《平安帖》在公、私鉴藏家心目中已经具有的显赫位置。

所见澄清堂刻本《告姜道帖》有九行七十五字。今嘉德所征《平安帖》,当是佚失了后五行的一个半截摹本。但由于它是墨迹,价值非刻帖可比,故文征明当年得到之后,还是十分珍重地将其刻入了自己“主编”,儿子文彭、文嘉摹勒的《停云馆帖》。《停云馆帖》是明代顶级刻帖之一,内容、摹勒皆极精审,当时即已风行。后来帖石由长洲文氏先后转归寒山赵氏、武进刘氏、常熟钱氏、镇洋毕氏、桐乡冯氏等,都曾大量传拓行世,对明清两代书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平安帖》也就随之名满士林,成为习书者非常熟悉的羲之草书经典。逮至晚明,董其昌刻《戏鸿堂帖》,据澄清堂本摹勒了《告姜道帖》。稍后的陈瓛刻《玉烟堂帖》亦然。这两部刻帖影响亦极广大,客观上更增加了《平安帖》的普及程度。由此可知,清乾隆帝得到《平安帖》后,将其著录于《石渠宝笈》,并欣喜地题赞“可亚《时晴帖》”,绝对不是偶然的。

可惜的是,乾隆帝获此帖的时间大约很晚,加题时已是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集内府法书之大成的御刻《三希堂帖》、《墨妙轩帖》早已完成,《平安帖》遂无缘跻身清宫刻帖之荣耀。此后不知何时,它流出宫廷,“隐居”人间,又错过了照相术昌明后百余年来的“出版大潮”,各种影印王羲之法书图录中皆不见其踪影。难怪今人骤见鸿宝,颇觉眼生。作为艺术史研究者,我们有责任阐明它在历史上的巍巍地位与赫赫声闻。

那么,就这件古摹本本身而论,它的艺术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粗略言之,王羲之法书传世临摹本可分三个档次:

1.极品。如辽宁省博物馆藏《姨母帖》、《初月帖》,日本宫内厅藏《丧乱•二谢•得示帖》,日本前田育德会藏《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台北故宫藏《平安•何如•奉橘帖》等。皆属“大开门”的唐摹精品,形神兼备,仅“下真迹一等”。

2.上品。如台北故宫藏《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天津博物馆藏《寒切帖》、《干呕帖》,上海博物馆藏《上虞帖》等。时代在唐宋之间,钩摹技术较之上述“极品”略逊一筹,但摹写认真,忠实原作,故仍不失为艺林至宝。

3.下品。如台北故宫藏《大道帖》,北京故宫藏《雨后帖》等。多出宋人之手,临写以意为之。笔法或有精窳之分,然原作形貌保存甚少。仅可作为研究王字流传的重要参考资料而已。

“对号入座”一下,嘉德这件《平安帖》,理应归入“上品”之列。乾隆皇帝说它“可亚《时晴帖》”,徐邦达先生说它“勾摹水平,大略相等于今见之《上虞》、《干呕》二帖”,都已经讲得十分清楚具体。至于《快雪时晴帖》、《上虞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大家检书即知,这里就不多谈了。

宋代大书家米芾以善于临摹古法帖著称,自称“集古字”。然传为其摹古之作,如王羲之《大道帖》,王献之《中秋帖》、《新埭帖》等,皆带有很强的米氏个人风格,虽然笔精墨妙,但从保存“二王”原味的角度看,实不足取。《平安帖》的摹手,论技法当然不是米芾的对手。他运笔不够圆熟潇洒,偶尔还有败笔;写不到位之处,只好勾描救正。这就是徐邦达先生所评“临写带勾描,墨浓笔滞,点画有失误处”。但他的好处,第一是老老实实,忠实原作。明人孙鑛说,第二行“情”字没写末一点,很可能是原作那里有个窟窿,摹手就不敢添出;如果换了米芾,无疑会随手补上(详见下节引《<书画跋>跋》)。第二是笔端有股“生拙之气”,恰与羲之那不合时宜的“魏晋风度”相合拍,与今草初创阶段的实际状况合拍。孙鑛、吴其贞、安岐等著录家定此帖为“唐人临”或“唐摹”,未必有什么实据,可能就是味出了了这点儿“古趣”吧。孙氏将此帖与《停云馆帖》拓本对比,指出:“字形与此刻(拓本)相似,而笔圆墨净。其使转之妙亦非石所能传。然却有不到处、率意处,不若石之完善。末一‘定’字绝有势,此刻原不及也。”信为知味者之言。王羲之书法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杰出代表,“不完善”中恰具“不传之妙”。此帖的艺术价值,主要就靠这点千金难买的“原汁原味”了!

需要说明的是,王书唐宋古摹本现大多秘藏于国家级大博物馆中,即使是《雨后帖》那样的“重要参考资料”,目前在我们北京故宫,也早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而重之,轻易难得展出,更遑论入市流通了。《平安帖》此次现身嘉德,诚为“盛世收藏”大潮中涌起的千载良机。古来藏家多矣,拥有“王羲之”者能得几人?有识者当不交臂失之。

三.《平安帖》的摹制时间

徐邦达先生三十多年前见过《平安帖》后,对它进行了细致的著录与研究,文字刊于《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中。今天看来,他的鉴定结论大多是十分精准的。下列七点,衷心拥护:

1.本帖绢地与前宋花绫隔水是一时物。

2.书写系临写带勾描,墨浓笔滞,点画有失误处。

3.本帖上古印——“书画印”(文征明跋中以为王诜印)、柯九思印均古,应非伪物。

4.后黄绢隔水(非绫,与前隔水不对称)及贉尾纸上。

宣和内府诸玺则尽伪,绢、纸亦非宋内府物。

5.本身上“绍兴”印亦伪。

6.前隔水上的标题,文征明认为是南宋高宗赵构书,亦非。

7.其文征明、王榖祥、彭年、胡汝嘉诸跋和文氏以来鉴藏印记则都真。

需要商榷的,是徐先生对此帖摹制时间的断代:“综核以上种种情况,本帖应为南宋中晚期勾摹本。”

说实话,“综核以上种种情况”,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出“南宋中晚期”的结论。我猜徐先生的思路也许是:“卷中钤有北宋末宣和内府与南宋初绍兴内府的伪玺,所以它只能产生于南宋中晚期,因为古人是不敢伪刻当朝皇帝御玺的。”然而,难道摹帖与钤盖伪玺必须同时进行吗?为什么不能是摹帖在前,钤盖伪玺在后呢?

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拙见如下:

1.文征明乃明代杰出的书画家和书画鉴赏家。他对于上距自己仅三四百年的“大名头”王诜的鉴藏印章,理应相当熟悉,就像今天的鉴赏家应当熟悉项元汴、安岐、梁清标的印章一样。他在跋文中明确指出《平安帖》上所钤“书画印”等属于王诜,如果找不出过硬的反证,我们没有理由不采信他的说法。如此,此帖的摹制时间应不晚于北宋王诜生活的年代(公元十一世纪初叶)。

至于我为何不采信文氏关于此卷题签为宋高宗所书的说法,是由于北宋以后“元章书”为流行书体,仿效者实在太多,很难仅据“犹带米法”就说是赵构。文氏自己在另一处跋王羲之《思想帖》时说:“余旧藏《平安帖》有米海岳签题”(见《清河书画舫》等书),干脆又说是米芾所书了。看来自己也没谱。

2.《平安帖》为绢本,这在古摹王帖中是少见的。唐人以“双钩廓填”法摹帖多用纸本,他们是在认真地作学术意义上的“拷贝件”,故往往连原作上的破损痕迹也忠实勾出。薄麻纸,特别是经过烫蜡处理过的“硬黄纸”,透明性好,便于进行这样的勾摹。绢素的透明性较差,无法精细勾摹,只宜临写,然后再以勾描的方法进行一些修正。《平安帖》的绢地,徐邦达先生已经确认是宋绢,故此帖的性质,严格说应叫宋临本。舍纸摹而用绢临,主要是想通过材质的高贵使人信为晋人真迹,造就一件可以乱真的“文物复制品”。文征明对“绢本”这一点十分看重,他在题跋中说:“盖晋人珍惜其书,故多用绢,至唐人犹然。”似乎就是上了这个当,把复制品当真迹买了。

当然,这并不贬损《平安帖》的价值。千年古物,不管当年的摹制动机如何,其传承右军书道的功能,对于今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3.由上述两点,我们联想到王诜其人。王诜是宋英宗的驸马,北宋时代仅次于徽宗皇帝赵佶的第二大书画玩家,也是一位不拘小节的达人。关于他赝造名家书画的记载,古书上屡屡见之。这里只举米芾《书史》中非常生动有趣的一则:

王诜,每余到都下,邀过其第,即大出书帖,索余临写。因柜中翻索书画,见余所临王子敬《鹅群帖》,染古色麻纸,满目皴纹,锦囊玉轴,装剪他书上跋连于其后。又以临虞帖装染,使公卿跋。余适见大笑,王就手夺去。谅其他尚多,未出示。又余少时,使一苏州背匠之子吕彦直,今在三馆为胥。王诜尝留门下,使双钩书帖。又尝见摹《黄庭经》一卷,上用所刻“勾德元图书记”,乃余验破者。

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北宋“收藏热”中社会对古法书的渴求,以及王诜们的应对之策。据此是否可以这样推断:今天我们面前这件《平安帖》,极有可能就诞生于那个时期,或者竟就是王诜府上的出产——高手临摹,精工裱褙。到了“南宋中晚期”或更晚一些时候,它又被继起的业内高人拆去原来的花绫后隔水和贉尾纸(上面很可能有王诜等北宋人的印章、题记,可以另派他用),配上钤有伪宣和内府诸玺的黄绢后隔水及贉尾纸,又在本幅钤上绍兴伪玺。这样,一件王驸马的鉴藏品就提升为宣和、绍兴两代帝王的御府珍玩了。窃以为,这是比较符合逻辑的。

四、《平安帖》的传承

记得2007年,国际某大拍卖公司曾推出过一件王羲之草书《妹至帖》古摹本。此帖是一件仅有两行十七字的小纸条,裱为日式立轴,没有任何款识、题跋与鉴藏印记,也未见著录与其它背景材料。尽管轰动一时,但最终流标,未能取得收藏界的认可。此事充分说明了在传统书画收藏中“传承”与“帮手”的重要作用。

《平安帖》除了本身的种种优势外,在这一方面尤见优长。自宋至清,由印章、题跋与著录勾画出的收藏经历信而有征,高贵显赫,为羲之名作增添了巨大的保险系数与附加价值。

王诜、柯九思的印章显示了《平安帖》在宋元两代的特殊经历。

明代文征明的收藏、题跋与刻帖是《平安帖》最辉煌的际遇之一。文氏后来将此帖传予长子文彭(三桥),这在帖后的项笃寿、袁尊尼、胡汝嘉题跋中说得很清楚。

关于此帖在文征明父子之后的传承情况,我查到了孙鑛(1542~1613)《<书画跋>跋》中的一段重要记述:

右军《平安帖》,余在京时尝过王敬美,适飞凫人以此帖来售,尚未成,因出示余。云是朱忠僖家物,索六十千。前细书“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平安帖”十四字小幅纸,原系卷头签识,今亦背在帖旁。敬美指示余云:“此宋思陵亲笔。”王帖系缣素,背处亦微浮起,墨甚浓,乍看若赵吴兴。丰人翁谓“赵笔法入右军室”,良然不诬。字形与此刻相似,而笔圆墨净,其使转之妙亦非石所能传。然却有不到处、率意处,不若石之完善。末一“定”字绝有势,此刻原不及也。‘情’字下阙一点,绢复完好,敬美与余相持莫能定。敬美疑米临,余时未能断。继而思之,此或唐人临。古人不欺人,原帖想纸损,因缺帖,临者不敢益,故阙。若米临,决当补一点矣!未知是否。今司寇集中无此帖跋,奉常集中亦无之应是疑其临本还之耳。然则帖故佳,不当惜价不买也。

按朱忠僖即朱希孝,隆庆年间锦衣卫首领,雅好书画收藏。《平安帖》从他家出来后,经人介绍给王世懋。虽因惜价未买,但在王家经历了王世懋、孙鑛的品评研究,亦是一段因缘。

卷中还钤有李锦、李宗孔、梁清标、曹溶几家鉴藏印记,皆明清名流。后二者也为我们点明了此卷进入清宫的途径。

乾隆皇帝给予《平安帖》的礼遇是相当隆重的——“石渠”著录,御笔释文,并且品题为“可亚《时晴帖》”。谁都知道,《快雪时晴帖》是乾隆“三希”之首,皇帝老儿的“眼珠子”!

对于《石渠宝笈》的著录,过去某一段时期人们不大看重,以为不过是一位“附庸风雅的封建地主头子”的个人收藏行为而已。只要东西本身好,有没有他这个著录无关紧要。随着极左思维的肃清,大家开始学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康雍乾三帝雄才大略,高瞻远瞩,从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大局出发,怀着对中原艺术的深切热爱,广搜传世书画,副以当代创作,最后详加著录以付后人。这实际上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康乾盛世”的硕果,是满清王朝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一件书画著录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就等于进了清代的“国家书画文物总账”,入了“国宝档案”,兼具历史与文化双重意义。在今天身价百倍,受到愈来愈热切的追捧,是完全正常合理的。我个人对《平安帖》的前景非常看好。祝愿它通过此次拍卖,找到新的归宿,得到妥善的呵护、有力的弘扬,续写出更加辉煌的传承经历!

https://www.kaimen360.com/zixun-55567.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芝麻开门收藏
 清初 桃池抄手端砚
清初 桃池抄手端砚,估价:(人民币):8,000-10,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初桃池抄手端砚,尺寸:18.8×11.7×3cm.Long×Wide×High。长方形抄手砚犹存明代式样,砚面平整,惟于右上角开桃形砚池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80次 |
 清早期 竹根雕松鹤遐龄杯
清早期 竹根雕松鹤遐龄杯,估价:(人民币):30,000-40,000元;成交价格:63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早期竹根雕松鹤遐龄杯,尺寸:8.5cm.High。参阅:《中国竹刻艺术》上册,香港艺术馆,1978年,页262、263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87次 |
 清雍正 紫砂风卷葵式香盒
清雍正 紫砂风卷葵式香盒,估价:(人民币):80,000-100,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雍正紫砂风卷葵式香盒,尺寸:7.5×4.9cm.Wide×High。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紫砂器》,上海科学技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94次 |
 清中期 瓜瓞绵绵端砚
清中期 瓜瓞绵绵端砚,估价:(人民币):20,000-28,000元;成交价格:253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中期瓜瓞绵绵端砚,尺寸:9.1×6.7×2.3cm.Long×Wide×High。清康熙宫廷松花江砚开创象生之风气,以后上行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395次 |
 清中期 黄花梨笔筒
清中期 黄花梨笔筒,估价:(人民币):10,000-15,000元;成交价格:40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21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21-05-18 10:00。清中期黄花梨笔筒,尺寸:16×16cm.Wide×High。黄花梨为明清时期制作家具和文房用器的上选之材,因其纹理华美, ...
   | 时间 : 2024-07-05 | 浏览量:538次 |
清代云南“元峰乐记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元峰乐记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10,000-12,000元;没有成交;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云南“元峰乐记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一枚,双梁均打“公估银看讫”珠边戳记,重量:180克,城 ...
   | 时间 : 2021-04-24 | 浏览量:744次 |
清代云南“恒泰任记 陆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
清代云南“恒泰任记 陆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估价:(人民币):8,000-10,000元;成交价格:92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9春季拍卖会古钱金银锭;成交时间:2019-06-04 14:00。清代云南“恒泰任记陆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一枚,单梁打“公估冯看讫”珠边戳记,重量 ...
   | 时间 : 2021-04-25 | 浏览量:744次 |
清代湖北“复隆 复隆”五两圆锭
清代湖北“复隆 复隆”五两圆锭,估价:(人民币):6,000-10,000元;成交价格:9775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湖北“复隆复隆”双戳五两圆锭一枚,重量:173克,系汉口开埠之后租界贸易的主要货币之一,又称“汉 ...
   | 时间 : 2021-03-22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广西“桂林福昌荣 新城厘局”十两圆锭
清代广西“桂林福昌荣 新城厘局”十两圆锭,估价:(人民币):15,000-25,000元;成交价格:460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广西“桂林福昌荣”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7克,锭面加盖“新城厘局”戳记,广西通 ...
   | 时间 : 2021-03-23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贵州“贵州”十两圆锭
清代贵州“贵州”十两圆锭,估价:(人民币):10,000-20,000元;成交价格:172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06-20 13:00。清代贵州“贵州”单戳十两圆锭一枚,重量:367克,地方存留银,打戳周正,字体古拙,五彩银光,锭面小划伤, ...
   | 时间 : 2021-03-23 | 浏览量:745次 |
 清 玉镯
清 玉镯,估价:(人民币):20,000-28,000元;成交价格:230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成交时间:2018-11-19 19:00。清玉镯,尺寸:5.4cm.Diam.(内径)7.3cm.Diam.(外径)。拍品为玉镯经典款式,内外线条皆浑圆饱满,做工流畅,故有“福镯”之 ...
   | 时间 : 2021-04-02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云南“胡宝丰号 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胡宝丰号 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6,000-8,000元;成交价格:9775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11-21 14:00。清代云南“胡宝丰号公议纹银”五两牌坊锭一枚,双梁均打“公议胡记”,重量:169克,城外公议, ...
   | 时间 : 2021-04-04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云南“泰昌正记 肆月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泰昌正记 肆月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8,000-15,000元;成交价格:2415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11-21 14:00。清代云南“泰昌正记肆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一枚,单梁打“福泰庆记”,重量:174克,城外记 ...
   | 时间 : 2021-04-04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云南“童福盛号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童福盛号 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5,000-8,000元;成交价格:115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11-21 14:00。清代云南“童福盛号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一枚,双梁分别打“官公估童福盛看”、“官公估陈元昌 ...
   | 时间 : 2021-04-04 | 浏览量:745次 |
清代云南“吴裕顺号 正月纹银”五两牌坊锭
清代云南“吴裕顺号 正月纹银”五两牌坊锭,估价:(人民币):8,000-15,000元;成交价格:161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18秋季拍卖会古钱银锭;成交时间:2018-11-21 14:00。清代云南“吴裕顺号正月纹银”五两记月牌坊锭一枚,单梁打“公估童看讫”珠边戳记,重量:161 ...
   | 时间 : 2021-04-04 | 浏览量:745次 |
分享到:

《平安帖》杂议类似藏品价格参考

    关于《平安帖》杂议的评论

    古玩鉴定
    古玩鉴定

    《平安帖》杂议相关鉴定结果

    寿山鸡母窝石摆件鉴定真假

    寿山鸡母窝石摆件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是寿山鸡母窝石,高山系品种石,这 ...
    索耳炉鉴定真假

    索耳炉

    鉴定结果:真品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索耳炉,皮壳被洗过,应为海外回流 ...
    寿山水洞石摆件鉴定真假

    寿山水洞石摆件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是寿山水洞高山石摆件,质地通透, ...
    寿山灰田石鉴定真假

    寿山灰田石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是寿山灰田黄,稀少品种石,质地灰 ...
    造像鉴定真假

    造像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尊造像不开门,现代仿品一件,铜质生 ...
    壶鉴定真假

    鉴定结果:假
    你好东西属于现代工艺品整体的风格包浆不自然也没什么流通磨 ...
    寿山石雕件鉴定真假

    寿山石雕件

    鉴定结果:真品
    此件材质为寿山石,纹理鲜明,质地微润,石色润泽,为收藏佳 ...
    现代工艺品鉴定真假

    现代工艺品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欢迎来到本收藏网平台从图上看整体氧化层不够纹饰比 ...
    铭文镜鉴定真假

    铭文镜

    鉴定结果:真品
    宋仿汉铭文镜铸造工艺符合时代特征水坑皮壳包浆自然 ...
    象头炉鉴定真假

    象头炉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欢迎来到本收藏网平台图片上您发的这个铜炉造型为象 ...
    闲章鉴定真假

    闲章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是寿山石闲章,内容:“生为盖世雄 ...
    清代铜手炉鉴定真假

    清代铜手炉

    鉴定结果:真品
    清代中晚期铜镂空錾刻梅花纹手炉。中晚清时期铜手炉用料厚重 ...
    铜剑鉴定真假

    铜剑

    鉴定结果:假
    仿战汉剑锈色人为腐蚀做伪铸造工艺不符合时代特征 ...
    鬲式炉鉴定真假

    鬲式炉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铜炉,皮壳包浆无老气特征,款识纤 ...
    绳耳炉鉴定真假

    绳耳炉

    鉴定结果:真品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这件铜炉,从皮壳包浆底足磨损来看,有 ...

    《平安帖》杂议收藏知识

    玩钱币,不要轻易介入别人的交易纠纷!

    玩钱币,不要轻易介入别人的交易纠 ...

    在钱币收藏的过程当中,大家肯定都有一些或多或少,让自己很难忘的一些经历,今天主要给大家分 ...
    人民币硬币收藏:如何辨识判别和把握“长城币”品相优劣? ...

    人民币硬币收藏:如何辨识判别和把 ...

    如何判断一枚钱币的市场价值 主要是通过钱币自身的价值、品相、版本等各方面去综合评估的,然 ...
    一枚看似普通的古钱币拍出42.4万,不可思议的“恶炒天价”现象! ...

    一枚看似普通的古钱币拍出42.4万, ...

    在最近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看是非常普通的钱币,最后竟拍出了42.4万元的高价,在这一场拍卖会 ...
    袁大头银元还得玩这几个品种版式!

    袁大头银元还得玩这几个品种版式! ...

    提到袁大头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钱币中的经典品种,一直以来的群众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然而 ...
    一枚银元能换一辆车?揭秘拍卖行里那些疯狂的"银片片"! ...

    一枚银元能换一辆车?揭秘拍卖行里 ...

    在最近的收藏市场中,发生了一件爆炸性的事件,在一场拍卖会上,一枚看此非常普通的袁大头竟然 ...
    怎样应对钱币收藏里的歇夏市场行情?

    怎样应对钱币收藏里的歇夏市场行情 ...

    大家应该听说过歇夏这个词语,在收藏市场中也有歇夏这一说,这代表的是收藏市场的行情变化,在 ...
    谈谈古钱币收藏涉及的专业术语

    谈谈古钱币收藏涉及的专业术语 ...

    对钱币收藏市场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在古钱币收藏市场中,是有一些专业术语的,这样能够 ...
    32岁的壮年,卖赝品古钱币,涉嫌网络诈骗罪,被帽子叔叔抓了! ...

    32岁的壮年,卖赝品古钱币,涉嫌网 ...

    在以前的时间出现了一件网络诈骗事件,引起的收藏市场的广为关注,嫌疑人是一位32岁的中年人, ...
    如果没有PMG、PCGS以及NGC,中国钱币市场的早已沉沦在泥沼之中

    如果没有PMG、PCGS以及NGC,中国钱 ...

    在2013年以前我们国内还没有评级币,也就是在这之后P C评级币逐渐出现才大家的视野当中,这对 ...
    民国九年袁大头精发版现在值多少钱?

    民国九年袁大头精发版现在值多少钱 ...

    说到袁大头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作为钱币市场中的经典品种,一直以来的社会群众基础都是非常 ...
    未来银元收藏,还能一边玩银元一边赚钱吗?

    未来银元收藏,还能一边玩银元一边 ...

    银元收藏在最近几年都是比较火热的,但是在行情逐渐变好的背后,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同时 ...
    2025年6月古钱行情:成交萎缩,行情坚挺!

    2025年6月古钱行情:成交萎缩,行 ...

    现在六月份已经进入尾声,在这这个古钱币的市场行情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成交情况并不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