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艺术品收藏资讯
›
机制币
›
纸币
›
古钱币
›
书画
›
玉石|玉器
›
宝石玛瑙
›
古玩杂项
›
陶瓷瓷器
›
木器
›
古玩杂项收藏资讯
沈阳老建筑23年间消失近400座文物保护步履艰难
满铁奉天图书馆不可移动文物标识2009年,满铁奉天图书馆拆除后的废墟。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很多老建筑被拆除了,文物保护的速度赶不上推土机拆迁的速度。23年间,沈阳的老建筑消失近400座——“看着被拆得不成样的残 ...
故宫养心殿闭门谢客修缮开辟文化遗产保护新途径
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因为承载过太多的历史而备受游人青睐。然而从10月8日起养心殿开始闭门谢客,这引起了人们的猜想。昨天,故宫博物院正式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这标志着年久失修的养心 ...
“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棺木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中期评审
12月13日,成都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组织召开“成都商业街船棺葬棺木保护修复项目”中期评审会议。专家们肯定了项目取得的保护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 ...
省文物监察总队对嵊州市文物执法工作开展巡查
12月16日下午,省文物监察总队对嵊州市文物执法工作开展冬季巡查,按照《文物保护单位执法巡查办法》要求,先后检查了长乐钱氏大新屋、太平邢氏宗祠、甘霖越剧诞生地旧址、城隍庙及溪山第一楼、嵊县古城墙等5处省级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工作
在省普查办的协助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根据2014年省普查办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共有1768件藏品被认定登记为文物,其中以历代钱币票据居多 ...
老房子请你来守护杭州招募历史建筑保护志愿者
虽然历经沧桑,但杭州老城区还保留着许多风格多样、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它们和杭州的街、路、坊、巷、里、弄融为一体。而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活色的生活,都着墨于它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现在有这样 ...
红色遗址,呼唤抢救性修缮
作为生活在温岭市的许多市民,很少有人知道温岭市太平街道山下金村是红军时期的革命根据地。2014年8月18日,当我作为温岭市住宅和城乡建设规划局派驻太平街道山下金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当天,我在与村民交谈中 ...
发现汉代鸡蛋的遗址发掘致相关工程两次更改设计
因发现古代聚落遗址,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4标段的“转盘”工程停工近10个月之久,最近重新动工。其间,针对考古发掘进程,两次更改设计为遗址让路。今年1月25日,中建四局承包的154公里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开 ...
南京老城保护新规力戒拆除重建搞“假古董”
留住历史根脉,彰显古都风貌,南京就老城保护再出新规:《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管理办法》将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新规首次提出在砖混、砖木结构的民国建筑、城南清末民居上禁用“落架大修”,仅对少数纯木 ...
大遗址保护全面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引领作用显现
我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其中古遗址、古墓葬类33万处。在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295处中,约三分之一为古遗址、古墓葬。而大遗址就是特指规模宏大、价值突出的考古遗址。它不仅是遗存本体,还有与其相 ...
700多岁古塔修缮一新北京白塔寺重开游客大增
彩色经幡映衬着白塔。孙琳摄12月6日,元大都地标遗址——北京妙应寺(又称白塔寺在经历了长达2年7个月的维修期后首度开放,这一天,也是这座塔竣工736周年的纪念日。12月11日早上8时45分,还未开放的山门外早已挤满 ...
吉林召开古籍保护工作会议
12月11日,吉林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吉林长春召开。吉林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古籍收藏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会议。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吉林省古籍保护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古籍普查、人 ...
省文物监察总队对杭州市主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巡查
12月7日至11日,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和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城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遵守文物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危及文物本体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自息的精 ...
遗产保护开发使古城西安更宜居
坐落在西安市西北郊的汉长安城遗址,是中国保存完整、遗迹丰富、文化含量较高的都城遗址。但因为“被动保护、限制发展”,遗址内5万多居民曾经只能从事传统、低效的农业生产。经年累月,“围城”内、外经济发展差距 ...
沈阳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外景修缮完成对外开放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外景修缮完成,于18日向民众开放。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25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割据辽东,建元天命。1625年在萨尔浒之 ...
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涵养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内在历史记忆和文化肌理,从而建立起一种无可替代的文化自信。然而,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呢?笔者访问过多个国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实行“活化”保护,即让文化遗产 ...
为了古老河道文化遗产滋养永续
如果说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挺拔不屈的脊梁,那么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则是民族川流不息的血脉。通航至今2400多年的时空里,大运河默默滋润着沿线城市,直至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大运河项目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
保护文化遗产不能靠“吐槽”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韩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报的“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一出,部分中国网民立即开启“战斗模式”,有的愤 ...
卧龙保护区推进乡土文化遗产传承
记者12月18日从省林业厅获悉,在川港卧龙自然保护区持续合作督导委员会的推动下,卧龙镇于今年正式启动了乡土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项目的整编和录制将在本月底前完成。卧龙乡土文化遗产包括藏(羌绣、原生态山歌、卧龙 ...
万里茶道(福建段)申遗工作有序推进
万里茶道(福建段的文物调查整理工作已阶段性完成,申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34处“建议申报世遗文物”中31处位于武夷山。这是笔者从日前召开的万里茶道(福建段申遗工作推进会上得到的消息。自从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开展 ...
网曝商洛大云寺遭“蚕食”馆方讲述文物保护困境
今年十二月初,一封名为《商洛市博物馆为保全大云寺保护区致凯华公司的公开信》被公布在网上。这封公开信称开发商在没有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动用挖掘机在大云寺西南院墙外开挖基坑,博物馆希望开发商能停止这种行 ...
琅岐朱氏宗祠重新修裱百年族谱耗时半年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马尾区档案局获悉,该局帮助琅岐朱氏宗祠重新修裱百年族谱,在这本族谱中,工作人员发现里面详细记载了琅岐龙台地区的明清风貌。昨日上午,东南快报记者在马尾区档案局办公室看到了这本修裱好的 ...
象山东门两古建筑开工维修
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延续和传承渔村历史文化,象山县近日对石浦镇东门渔村内的省级文保单位“东门天后宫”和名人故居“任氏二难先生故居”先后进行了保护维修,预计工程年内完工。象山石浦东门渔村位于东门岛上 ...
全国专家会诊“小白礁Ⅰ号”船体保护工作
日前,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小白礁I号”船体科技保护专家论证会(2015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波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博物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浙 ...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从2012年至今,全省的文博人都在绷着一根弦,他们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注:简称“一普”,换言之就是要真正摸清我省国有文物的家底,给这些文物“上户口 ...
中国迄今发现最大的战国铁足铜鼎将得到科学修复
战国中山王铁足大鼎近日,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战国铁足铜鼎——战国中山王铁足大鼎将得到科学保护修复。战国中山王铁足大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该鼎为中山王墓中 ...
一批缴获文物移交防城港市文物管理所
12月18日,东兴那漏边境检查站向市文物管理所(市博物馆移交了一批今年缴获的包括汉代环手铁刀、宋代四系青釉陶罐等无合法手续文物。“文物接收之后,工作人员将对文物进行病害处理,用于今后市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活动 ...
青龙古镇作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工程接受观摩
12月15日,由太原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市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区文物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来阳曲县青龙古镇进行现场观摩。副县长杜小灵陪同。青龙古镇历史悠久、是军事重镇、文化名镇、商贸集镇、农耕老镇。 ...
保护复建遗址打造邢国文化名片
2010年,邢氏宗亲成立了邢台市邢侯研究会。2014年,邢氏宗亲会召开,决定推进以邢侯公园为核心的邢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邢氏宗亲已经形成了投资“邢侯公园”项目的初步设想。据全国邢氏宗亲理事总会副会长邢学东说: ...
南京地铁5号线站点为文物绕道保护文物投入2.1亿
此前扬子晚报曾报道,南京地铁5号线选线规划设计方案由国家文物局全盘审核,并对初次提交的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昨天,南京市文广新局通报了地铁5号线沿线文物安全保障工作进展。扬子晚报记者将通报中公众关心的问题 ...
名人故居该如何保护
据凤凰网报道,号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泉城,曾吸引众多文人骚客在此居住。据统计,济南曾有名人故居46处,横跨战国和民国,如今仅存十几处。不少名人故居处在老街巷中,随着所在区域的迁建而被拆除。名人 ...
1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 558
/ 558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