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户中心
古玩精品
论坛
BBS
古玩知识
古玩鉴定
竞价
古玩交易
资讯
搜索
搜索
立即登录
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QQ登录
微信登录
艺术品收藏资讯
›
机制币
›
纸币
›
古钱币
›
书画
›
玉石|玉器
›
宝石玛瑙
›
古玩杂项
›
陶瓷瓷器
›
木器
›
古钱币收藏资讯
“共”、“周”与“睘”
圜币出土数量少,圜币上的文字主要有垣、共、共屯赤金、长垣一斤、武坪、济阴、安臧、门、离石、洮阳、东周、四周、半睘、重一两十四铢、重一两十二铢等。其中垣、长垣、济阴、武坪、离石、衫七阳一般被认为是地名, ...
“六名二十八品”
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做了皇帝,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觉得刘(按指刘的繁体字)字中包含金和刀两个字,似乎与金错刀有联系,五铢钱更是汉朝创行的,所以停止使用金错刀、契刀、五铢钱,对货币制度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变 ...
承安宝货与元杂剧中的白银
金地处北方,铜矿缺乏,铸造铜钱很少。贞元二年(1154)发行纸币,但信用不好。民间私下里便以银为币。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官方铸行承安宝货银币,自一两到十两分五等。这是自汉武帝以后第一次以银铸币,自王莽以后 ...
关于“朋”
古人以贝为币,是否就只以单个贝为计量单位呢?不是的。贝被使用虽很早,但就现有考古成果看,使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商代和周代前期。我们所确知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也是通行于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商周时代青 ...
谷帛为币
一般讲,在金属货币广泛行用以前,总有一个物物交换的阶段,在这二者之间,有一段时间人们往往用某一二种生活日用品例如盐、粮、布匹、牲畜作为交换媒介。在中国,这种情况不明显,但我国在金属铸币甚至贵金属货币得 ...
改朝换代的千秋史,请欣赏我国的朝代表
我国的朝代表上古时代炎帝 神农氏黄帝 轩辕氏少昊 金天氏颛顼 高阳氏帝喾 高辛氏帝挚 高辛氏唐尧 放勋虞舜 重华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1、宗 ...
币市术语之一
币市,即货币市场。一般指特殊货币(如纪念币、停止使用的货币等)交易的市场。购入特殊货币通常为了收藏、鉴赏、研究或增值。一个国家有国家的语言,一个地方也有地方的语言,那么币市会有它独有的语言吗?当然有, ...
币市术语之二
币市,即货币市场。一般指特殊货币(如纪念币、停止使用的货币等)交易的市场。购入特殊货币通常为了收藏、鉴赏、研究或增值。一个国家有国家的语言,一个地方也有地方的语言,那么币市会有它独有的语言吗?当然有, ...
纸币的辨伪史例
伪造纸币一般有当时伪造和后人伪造两种情况,前一种指伪造正在流通的纸币,以冒充真币使用,宋元以来历朝皆有,如元顺帝时右丞相朔思监任用私人印造伪钞,后被发觉。连丞相也造伪钞,民间伪造就更普遍了。后一种情况 ...
纸币的鉴定及防伪
鉴定纸币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要了解每个时代的纸币风格、行文习惯及书法特征。伪造古钞最困难的就是模仿古人的文字,因为每个时代的书体都有各自的特征,这也是鉴定古代书画的重要依据。宋代钞版上的文字和宋代潮州 ...
币市术语之三
1.散户:指用小额资金买卖金银币的投资者。2.庄家:指能影响某一金银币行情的大户投资者。通常是占有50%以上的发行量,有时庄家控量不一定百分之伍拾,看各品种而定,一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即可控盘。3.主力: ...
币市术语之四
1、举牌:拿着一价格牌在卢工走一圈。如果散户想卖出,可能不如挂牌子方便。但也表示有庄家在运作,是主力实力的展示、主力信心的显示,一种多方轧空空方的手法。有时也是主力的烟雾弹。2、多杀多:指一些原来认为币 ...
中国珍稀钱币——古钱
钱币的收藏价值通常根据该钱币存世的多寡、年代的久远程度以及在货币史、钱币学上的地位等因素来定。钱币的等级有珍、罕、稀、少、多之分。一般认为,对那些地位重要而存在又不超过50枚的钱币,基本上可列为珍稀品。 ...
方圆乾坤——钱币
钱币是中国几千年来经济活动的实物见证,它从一开始就与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紧紧相连,在漫长的使用和演进中,它犹如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艺术的各个方面。与陶瓷、青铜器、玉 ...
币市术语之五
1.回档:指多头市场中币价的短暂下跌。2.反弹:指空头市场中币价的短暂上涨。3.反转:指涨势转变为跌势或由跌势转变为涨势。4.多头陷阱:币价上涨,突破强阻力区,形成一种向上趋势,但之后不久,币价就出现了大幅下 ...
古代神兽综述——龙之谜
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义占据了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龙是否存 ? 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 ?至今还是一个谜。不过,我们似乎可以如此推论:它属于一种隐体动物,也就是说,它出现的时间有限,形 ...
收藏古钱四大误区
只收藏大钱,有些古钱收藏爱好者,只重视折五型以上大型钱的收藏,而忽视了小平钱等小型钱的收藏。其实,在古钱中,大量的是小平钱等小型钱,折五型以上的大型钱较多的只有大观通宝、泰和重宝、至正通宝、大中通宝、 ...
翡翠投资升值快
翡翠是一种高价值的宝石,为古今玉石之王。翡翠的质量和价值主要从其颜色、质地、透明度、纯净度等方面来衡量,其颜色以翠绿色为最佳,以质地细腻致密者为上品,透过可见光的程度越清晰越好。与字画和古籍相比,更便 ...
成功收藏坚持“三先”
收藏珍宝有窍门,也有风险。如何化险为夷,保值增值,收藏专家认为要坚持三先:学习在先如果对此知之甚少,盲目介人,很容易吃亏上当。因此一定要学习在先,掌握一定的珠宝知识,提高识别真假和优劣的能力。计划在先 ...
古董表未来具有不小潜力
从目前国内市场的发展潮流分析,近年来古董表的升势会继续下去,而这种表现不仅仅表现在价格的上涨上,同时也反映在收藏群体的不断壮大和收藏品种质地的提高上。当然,从投资的角度看,怀表依然是以上个世纪10一20年 ...
从玉璧到铜钱——钱币的材质
货币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品。从遥远的货币出现的源头,到货币流转演变的漫漫长河,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总是物化在一定的对象物上,以一定形态的物质为载体。货币天然是金银。担当货币职能的物 ...
从银布币到银钱
白银与黄金一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一定的使用价值,质地稳定均匀,便于切割和保存,色泽美丽,不易锈蚀,因而适宜于充当货币。古人以黄金象征太阳,以白银象征月亮,赋予其某种神秘的功效。因而,大体在原始社会晚期 ...
汉武帝时期的钱币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经济上却全面推行根据轻重理论制定的政策,这与他急功近利有直接关系。他即位不久,就发动了对南越等的征讨,随后又开拓西南、东征朝鲜,最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征讨匈奴的 ...
轻重理论与钱币——《管子》中的轻重理论
《管子》的作者是谁,历来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一般倾向于:《管子》不是管仲本人的着作,而是管子学派一些学者的集体着作。至于具体是哪些人的着作,则又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甚至这些撰写者是哪个时代的人及是 ...
铜钱未能重居首位,铜钱的缺陷
铜钱的最突出的缺点是价贱体重。我国有一出相当出名的戏名《十五贯》,又名(错斩崔宁》,讲的是刘贵将岳父给的十五贯钱,假说成是卖妾所得,引出的曲折故事。那么十五贯铜钱有多重呢?如果这些钱都是合乎标准的铜钱。 ...
社会还需要铜钱,银也有“荒”
阅读中国经济思想史书籍,您会发现一个怪现象,即明末清初一些进步思想家,在货币问题上都有一种开历史倒车的见解,即主张废罢白银重新使用铜钱。例如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和清初思 ...
纸币的鼎盛
元是纸币的极盛期。元朝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到至正十年(1350)的六十多年间,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金银铜钱。这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只有纸币是合法货币。据元朝人陶宗仪记,元世祖忽必烈问那位当和尚出身的高参太保刘秉 ...
“明”、“造邦”与“法化”
刀币中数量最多的是所谓明刀,有时一次出土便有上千枚。明刀之所以叫明刀,就是因为它们都带明字。不过对这个字的释读,历来意见不一。这个字的实际形状,有时颇像人的一只眼睛,有时又像是太阳和月亮,有时则形状古 ...
“钱多”与“钱荒”
宋朝不但铜钱的铸行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铸行数量可观的铁钱(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的)。铜铁钱之外,黄金和白银也部分地投入流通,发挥部分货币职能。宋朝又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纸币一开始就发行一百万贯, ...
“通宝”取代“五铢”与贵妃的甲痕
唐朝建国伊始,于武德四年(621)铸行开元通宝钱,取代隋朝的五铢钱。这在中国钱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纪重钱币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在六七百年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五铢钱最终告别流通领域。按规定,开元通宝 ...
白银的形制
提到白银,今人往往就会联想到银元宝(当然还有金元宝),在现在的影视中和描绘古代人生活的图画中,我们都常常可以看到它的形象。所谓银元宝,通常是指马蹄(一说靴形)形的银锭。从出土文物可以得知,我国先秦时期就有 ...
白银悄悄回到流通领域
我国唐代以前白银作为货币远不如黄金重要,黄金在战国至西汉数百年中一直地位显赫,而白银却只在汉武帝和王莽时期两度成为法币,而且时间短暂。此后白银随黄金一起基本退出了流通领域,只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仍然行用 ...
1 ...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 168
/ 168 页
下一页
文章
帖子
用户
17311257693